白羽鸡养殖的技术要点有哪些呢?温度方面很多人就做错了,傲世皇朝登陆,白羽肉鸡由于生长速度快,饲养周期短,出栏时平均体重大,所以非常受养殖户的喜爱,也是肉鸡养殖品种最受欢迎的品种之一。
白羽肉鸡由于生长速度快,饲养周期短,出栏时平均体重大,所以非常受养殖户的喜爱,也是肉鸡养殖品种最受欢迎的品种之一。那么在饲养白羽肉鸡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事项?
白羽肉鸡世界最优良主要品种肉鸡具有生长快、肉质好、消耗量少、适应性好、胴体、胸肉和腿肉发育良好等特点,是市场上加工、烘烤、食用鸡肉的重要来源。
平养地面平养和网上平养简便易行投资少。但劳动强度大,饲料浪费,建筑面积利用率低,容易发生球虫病笼养阶梯式笼养和层叠式笼养;饲料管理方便,减少料浪费,充分利用鸡舍空间,提高了自动化水平,改善了鸡舍环境条件,提高养鸡效益,但鸡易折伤脚翅。
饲养后,粪便污染处理区和生活区、办公区布局合理,相互分离,满足防疫要求,鸡舍建筑更能满足标准化生产需要(暖风炉、暖帘、风机、水线、饲料线、空气质量检测器、臭氧消毒器),先进设备能有效控制和调整鸡舍的微气候。
(1)温度与生长发育密切相关,尤其是雏鸡,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,初生雏鸡体温较成年鸡低2-3℃,4日龄开始上升,10日龄接近成年鸡体温,20日龄体温调节机能发育逐步完善。雏鸡1-4日龄以及收卵黄未补充营养,因此育雏20日前以保温为主;
(2)温度高低的影响:鸡舍温热管理,要以鸡群表现的分布状态调整。当温度正常时,鸡分布均匀,鸡活跃快乐,不拥挤。温度不正常时,鸡扫边扎堆,如果鸡张口喘息严重,原因是换气过小,温度编高。如果鸡群分布不均匀,可能有贼风。
湿度指空气中的相对含水量,育雏前三天空气湿度控制在70%,有利于保持体热,防止体热散发,低于50%会脱水,均匀度差,影响生长,应用加湿器加湿。雏鸡在1~2周、60~65周、3~4周时需要55~60%。5周后,小鸡产生较多的热量,为了便于散热,湿度应为50%-50%。
如果湿度太高(70%),会导致散热困难,增加呼吸,导致肺炎,引起呼吸道疾病和大肠杆菌病。过小(50%)空气过于干燥,呼吸道病多发。
(1)通风:鸡群不断呼吸,排泄粪尿分解会产生大量复杂的有害气体。如体重1.8kg,排粪70g/d,呼出CO21.7L/h;
散热排泄出水分200g/d。肉鸡生长快,新陈代谢旺盛,空气皮屑污浊、绒毛多。鸡舍有害气体高,氧含量相对下降,肉鸡在缺氧的环境中,就会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,处于亚健康状态;
时间长了就会发生一系列疾病。常见的鸡突然死亡、腹水、慢性呼吸道疾病、肺炎、气管炎、支气管炎、大肠杆菌等疾病是由鸡舍环境恶劣造成的。合理通风换气,是改善鸡舍环境的关键。加强通风,处理通风与温度的关系;
20日以前保温,根据年龄、内外环境温度确定合理的通风时间和通风量,充分利用纵向通风扇,安全通风,禁止冷风直接吹鸡。寒冷季节不可因保温而减少通风,一般最低换气标准为每公斤体重0.85m3/h秋季一般每公斤体重1~1.5m3/h,以防冷应激,或导致鸡舍温差太大发生疾病。
(2)光照:光照与采食量、生长发育、死亡率相关。每日最大增益可以通过连续光和短期黑暗交替实现。光照过强过弱,过长过短都会影响发育。